如今,利用回收材料而不繼續采用原始資源作為生產紡織品的原材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這樣做不僅節約資源而且也節約能源,還能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廢氣的排放,并減少廢棄物。這樣做可能比原來傳統生產成本高,這是因為:消費者丟棄的商品不能全部回收,可回收材料也很受限。例如,在美國只有四分之一的塑料瓶得到回收。
盡管人們提倡更清潔更健康的材料,但自然資源大量消耗的趨勢并沒有減緩。可持續性與可回收事業仍然任重而道遠。美國有一家稱為格林斯波羅的公司,他們專門利用回收纖維材料和紗線生產上等紡織品。因為更多人意識到,土地填埋的空間越來越有限。后工業時代的回收已執行多年,但紡織纖維的回收卻是近幾年才開始的。最近幾年,美國各地區和世界上其他國家正在不斷制定社區回收計劃,不僅如此,他們還作了回收分區,人造纖維產品、PET包裝、廢地毯等已成為主要回收材料資源,當然各類紡織纖維分門別類回收十分必要。美國的紡織纖維回收公司文圖拉公司認為,所有紡織纖維都應回收并且都應分別再利用。
聚酯纖維的回收
法國Unifi公司早在2000年就開始回收聚酯纖維,在2006年就開始利用回收品開發新型纖維產品。并且,這些新品來自回收的廢舊PET瓶。而另一家公司Repreve則利用廢品開發運動衫、表演服裝、職業裝和室內裝潢紡織品。并且,這些再利用產品可大量應用在汽車內飾紡織品上。據稱,聚酯紡織品纖維回收在國外已成為最賺錢的行業。當然,要賺錢,最好的辦法還是讓紡織纖維再次發揮纖維應有的作用。
開發生態型再利用纖維,世界各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回收的聚酯纖維(RPET)生產出來的紡織品的利用價值可以高于非回收材料。日本帝人公司早已開發出“生態循環紡織纖維”和“生態PET”纖維,德國科爾洪Calhoun公司利用回收生產出優質地毯。而美國許多公司則利用回收系統開發出醫院、診所、學校、運動俱樂部和其他專用產品。這個系統每年要回收1萬噸聚酯纖維,比傳統的聚酯生產節約84%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77%。另一家企業巴塔戈尼亞公司既是原材料供應商,又是回收項目實施者,自2005年該項目開始以來,該公司已回收利用廢舊紡織品27噸。到在2011年秋季,他們計劃100%的利用回收并開發新產品。美國清道紡織纖維回收公司利用不斷向人們展示回收開發品的機會,大力回收廢舊纖維,截止去年,他們已回收2.8億噸廢舊聚酯纖維和50億只塑料瓶。
尼龍纖維的回收
僅美國每年就要丟棄數十億公斤廢舊地毯,需要大量土地填埋。2009年,美國常青回收公司共回收舊地毯達3.11億磅,其中可利用達2.46億磅,其回收率已超過2008年。他們計劃要在2012年把回收率再提高20%~25%,其中大多數是尼龍纖維。目前,該公司已在全國建立回收網點,并且還建立了分類體系,可直接加工廢地毯,然后直接利用回收加工的聚酯纖維。此外,該公司還將新舊聚酯混合使用,開發出新型地毯。常青公司每年消耗8000萬~1億磅PC地毯產品,包括汽車靠背、粘合劑和其他同類材料,他們已獲得美國“搖籃銀質證書”。其做法是,回收來的纖維材料全部集中在道爾頓,然后分類,再分別發往不同的工廠進行再加工。該公司認為,這樣做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并提高再利用率。凡回收的材料幾乎全部都能再利用。
其中6.6型尼龍是很難回收全部再利用生產出高品質的的纖維紗線,并且加工也很難,要真正實現商業化解聚作用更難,甚至難以脫色。但是,他們卻把自身看作“地球智能”平臺,想方設法開發化學分解型解決方案,然后與原材料相結合進行綜合利用。當然,諸如此類的案例很多,他們通過與其他企業的通力合作回收廢舊纖維,實現了互利共贏的目標。他們還創辦了世界絕無僅有的“萬能纖維”公司。
當然,開發廢舊尼龍纖維再生產品的難度要比開發原材料新產品要更困難,原因是,廢舊利用搞不好就可能產生新的污染和增加廢物。并且,廢舊纖維也涉及到標準的問題,所有方面的標準都必須與原材料纖維的標準一致,如染色標準、沾污標準、防腐標準、健康指數等等。美國6.6型尼龍纖維與6型纖維或其他回收的纖維回收利用率從2009年18%提高到2010年的33%,其中襯背的回收利用率達到39%,而包裝廢舊纖維的回收利用率達到46%。
棉纖維的回收
西方棉纖維的回收主要應用于無紡工業和再紡紗產品上。美國在該方面做得比較出色,幾乎每個州都已開發出PI纖維廢舊利用技術。并且,再生棉纖維一點也不遜色于新棉纖維,包括高質量的嬰兒尿布、衛生用品、清潔用品、化妝品、個人護理品、工業用品、紙品等等技術數不勝數。
廢舊棉纖維的回收需要避免損壞纖維長度。而傳統加工方法往往會破壞纖維的應有性能。如果這樣,回收利用的纖維就只能應用于開發低檔產品。為此,美國一些公司開發出先進的纖維回收再生技術,可以有效的保護原纖維的性能,還能與其他任何纖維混合使用,并且其質地和性能與原材料纖維沒有區別。這樣,他們就能生產高質量的再生產品了。并且,這類再生技術往往擁有專利權,可以轉讓,也可以商業化生產。
來源:牟汝佳/中國纖檢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