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國紡織行業是利好行業,從業人數超過1960萬,加上原料產地(棉花、毛、麻生產)的從業人員1億,共約1.2億, 對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行業人士估計,在十年之內還將連續有二位數增長,然后趨于平衡,保持我國紡織行業第一大國的地位(數量上)。
纖維加工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25%提高到2005年的36%,服裝、化纖、紗、絲、布、呢絨世界產量第一。
2003~2004年紡織品進出口情況
紡織品的出口順差為全國總順差的2.5倍,如無紡織品的順差,我國外貿將是逆差。
2005年紡織品服裝出口情況:貿易總額達1346.34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占全國貿易總額9.47%;出口1175.35億美元,增長20.69%,占全國出口額15.42%;進口170.99億美元,增長1. 76%,占全國進口額2. 59%;服裝貿易順差1004.36億美元,全國貿易順差1018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的98.58%!
不僅是出口增長迅速,而且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紡織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從2000到2005年,我國城鎮人均衣著消費500-790元,增75.3%;(可比增加74.2%),而農村人均衣著消費96-132元,增46.9%,另一方面,這段時間我國城市化率從36%增加到43%。
因此紡織品消費量猛增。
盡管如此,我國人均纖維消費量還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世界人均纖維消費量在7.5到13kg,全球平均為8.6kg、而美國是33.9kg、目前我國只有6.6kg,與全球平均值還差2kg,僅是這一點,纖維需增加260萬t!所以內銷前景也十分良好。
2 發展中最大的“坎”是水資源問題
紡織行業形勢雖好,但發展中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和環保問題,其中最核心是印染行業的水資源問題。
因為紡織行業中80%的用水量是印染,印染廢水又是污染重、處理難度高的廢水。
紡織行業廢水排放比例在前6位(印染),問題還在于廢水的回用率最低,印染只有7%(紡織全部10%),是所有行業中最低。
按今后十年還有二位數增長,如不加限制,以每年15%速度遞增,僅5年廢水量將從16億t/年--32t億/年,而10年將猛增至64億t/年!這種計算方法當然不妥,這種情況也不可能發生,但廢水量增加是可能的,因此必須慎重對待發展和廢水排放量增加問題。
由于過于集中,即使處理達標,水環境容量也已飽和。
3 國外印染行業廢水處理情況
國外紡織印染行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如韓國釜山,日本大阪,意大利米蘭和墨西哥等地,染整企業也較為集中,印染廢水相對較大,同時在這些地區自然地形成產業鏈,即本地區和周圍地區形成上游配套的原料生產、供應;紡織服裝、服飾等下游產品生產、市場銷售;三者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這種生產相對集中、產量大、市場規模大、銷量在國內、國際有相當影響的“板塊”經濟對染整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這與國內也很相似,但是國外單個企業規模較大,而區域內數量遠遠低于中國,特別是廢水量僅為每天幾千噸到萬噸左右,而我國一個鎮印染廢水量每天1-10萬t的很多,最大的30萬t!,一個縣級市達到每天60萬t,計劃達100萬t!這在世界上是沒有的,不但水量大,而且污染很嚴重。
3.1 國內外印染廢水量產生分析
發展中國家,例越南、泰國、非洲、南美等地紡織、紡織印染還正在發展,其環保要求還比較低,與我國前十年相似。
發達國家則不同,噸纖維印染廢水產生量僅為100t(德國)左右,而我國平均為250-400t)!,不但廢水量大,而且污染重。
滌綸染色可能少一些,一般也在150-250t。
其原因主要有:
(1)發達國家產品以高檔為主,以純棉產品為例,其原料均為精梳棉,含雜量低前處理簡單;染色用染料、助劑量少;沖洗和后整理用藥、用水量低。
例堿洗德國用量為20-30g堿,而我國由于使用低檔棉多,雜質多,堿用量為80g左右,且沖洗次數多,因此廢水量大、COD高、pH高。
(2)工藝相對落后,環保管理更落后。
紡織行業中由于近幾年發展快,在化纖、紡織方面進行了許多技改,已使設備、規模走上現代化與國際差距正在縮小,就是印染還處于規模小的多、相對落后,究其原因是近年發展太快,業務太忙,無暇顧及技術進步。
有專家估計,我國染化料(染料、助劑等)用量比發達國家多20%~30%,如果精打細算,在目前基礎上節約5%~10%染化料完全可能,也就是實施清潔生產的潛力很大。
國外連續印染機械大多采用逆流反洗,用水量減小,我國還是以間隙式居多,這也和加工多品種有關。
管理落后另一例子,國外生產車間很清潔,而我國較亂,地上短纖維等用水沖入廢水池,變成廢物處理,這在牛仔水洗中更嚴重,增加了處理負擔。
3.2 關于處理方式
(1)主要有二類。
意大利、日本等對印染廢水處理采用工廠處理和城市污水綜合處理相結合的方法。
在對印染廢水初步處理后達到一定標準后和城市污水混合一起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這樣可以提高后續處理效果,如果印染廠多,則集中處理達到排放標準。
德國由于行業分散,一般采用單廠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
在印染廠建造污水處理廠,對廠內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由于清潔生產和水資源回收做得相對較好,水處理效果處理后的水可以達到排放標準。 另外德國的印染廢水排放量也較少,而且處理技術比較成熟,投入大,我國基本上也是這二類形式。 (2)關于處理技術,印染廢水主要是有機污染,所以處理方法均以生化法為主,國外采用生態染料,工藝先進,因此染化料用量少、廢水量小、污染相對較輕。
對于廢水量少,采用設備為主,大水量當然還是以構筑物為主,但從處理技術的原理上分析,似乎差別不大,但從技術深度、自動化程度、設備質量遠高于國內水平。 3.3 中外印染廢水處理差別分析 據了解,發達國家印染廢水由于處理較好,并未發生什麼大的問題。
并沒有聽說河流、海域嚴重污染,那末中國為什么印染廢水污染十分嚴重? 國內外印染廢水處理情況的差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中國印染行業量太大、太集中,局部地區印染廢水處理即使達標,也超過環境容量。
關于發展和環境的同步是中國特有問題,需要認真予以解決,這不是一個企業所能解決的,要靠政府、企業、行業合作從根本上予以解決。 (2)環保立法和執法力度不同 國外的環保立法完善、執法嚴格,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的處罰也很嚴厲。
我國的環保立法還不夠完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在執法過程中也受到種種因素的干擾,使得執法力度也不夠,實際情況與公布資料有差距。 (3)產品檔次不同、利潤不同、因而環保投入不同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印染產品的檔次比較低,集中在中低檔產品,利潤很低。
例如,目前我國染一米布,最低的加工費僅0.4~0.5元,平均也只有0.8元左右,同樣在發達國家生產的印染產品檔次比較高,產品附加值高,導致產品利潤高,就以國內某外資染廠,加工一米費用高達15元,甚至更多(指國內外資、合資企業)。
因此,發達國家對印染廢水處理的投入比較高,相比之下,我國對印染廢水的投入相對較少,我國城市污水廠的投資,原則上為每處理一噸水為3000元,即投資一個10萬t/日城市污水廠,約投資一個億,而難度高的多的印染廢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水僅1000元,在鄉鎮一級甚至更低,因此在層次、質量、自動化程度、運行費用等相差較大,某種意義上是應付環保。 中國印染是世界第一大國,國外經驗固然要借鑒,根本還是要靠自己,包括印染廢水的回用技術! 4 如何解決水資源這一“瓶頸”問題? 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1)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淘汰低檔耗水量大的產品;(2)開發和采用新印染技術,降低耗水量(轉移印花、電腦噴墨印花、蒸汽噴射染色、液體染料等);(3)改革工藝源頭節水;(4)廢水處理后回用。 1和2是較長期改革,這里主要討論3和4二個方面。 我國紡織企業研發投入僅0.25% ;化纖好一點為0.47% ;而發達國家為5%。
原因之一是企業規模小,目前研發投入基本上是產品、工藝技術,用于環保的比例極低,但目前嚴峻的形勢,大企業都已經不同程度實施節水和水回用,只是尚未形成規模和氣候,技術和工藝尚未定型,并且有許多認識上的誤區。 5 關于源頭節水 印染由于纖維不同(棉、毛、麻、絲、合成纖維、人造纖維等)、染料不同(活性、陽離子、酸性、分散等)、助劑不同、染色工藝不同、產品檔次、厚度及要求不同,印染用水量有較大區別。
但總體而言,低檔產品和工藝落后(或管理落后)是用水大的主要原因。
德國棉印染噸產品用水量僅100t,而我國300t或更高,原因是他們用的精梳棉,雜質含量少,堿洗用堿量少,一般為20~30g/kg布,而我國棉花質量差、雜質多,一般需用80~100克,用水量自然多,我國的多數企業印染工藝落后,特別是小印染企業,加上設備、管理更差,印染浴比高,造成用水量大。
一般能耗如下:水耗:250-350t/t產品;電耗:1700-2100度/t產品; 蒸汽:18-25t/t產品 ;煤耗:25-30t/t產品。 節水的途徑包括: (1)逆流漂洗:逐級使用(實例及問題); (2)清濁分流:優點及現有工廠的改造,觀念和習慣; (3)分質用水(前處理、染色、后整理皂洗、柔軟處理): (4)、降低浴比:目前均要求8:1及以下; (5)關于“冷軋堆”:以時間換取能耗及質量。 (6)關于“印染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噸產品水耗的各類轉換可查“印染企業綜合能耗計算導則(FZ/T01002-91)中附錄B重量修正系數。 總體要求噸產品水耗降低到250t及以下。 6 廢水處理后回用是必然趨勢 印染行業水的回用率僅7%,是全國所有行業中最低,也是行業要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我國是印染第一大國,國外經驗可借鑒的很少,幾乎都需自己研究、創造。 關于“十一五”規劃中:工業廢水排放量減少10%和紡織行業“十一五”規劃中要求:單位產值廢水排放量減少22%,二者的區別。 (1)關于回用水水質標準:首先要解決回用水水質標準,先從印染用水水質要求分析,表6是現有印染生產用水水質要求;表7是將于2007年頒布的印染用水水質標準;表8是我們正在研究和使用的建議標準。
用水標準和回用標準關心的指標是不同的,例如鹽類的累積與回用次數關系?助劑、染料和它們降解物對纖維性能的影響?色牢度、色差影響?回用于前處理工藝、染色工藝、后處理工藝水質要求的差異?這些都需深入研究。 (2)清濁分流的必要性:一般濃廢水占總量25%(指染色和第一道沖洗水以及前處理工序中部分濃水,例退漿、減量等)、淡廢水占75%,以后者回用50%~60%,總回用率在40%~50%;當然老廠無法清濁分流,也可以部分深度處理后回用;目前已經集中處理達標的,也可以深度處理,關鍵區別是運行費用的合理性(理由)。 (3)深度處理技術概述:達標處理和回用技術的區別;生物濾池;延時曝氣;水解酸化;厭氧;盡量少加藥及其理由。 (4)關于膜技術的應用:優點及價格,超濾膜及反滲透膜的能耗及通量(15~18l/m2h),完整的運行費用估算。 (5)工藝組合和因地制宜:針織印染、棉印染、化纖印染、絲綢印染、毛、麻印染區別及各廠實際。 (6)關于零排放:這是一種理念,世界上只有德國一個小廠,他的做法和原因。 僅最后濃水蒸發的價格!用余熱蒸發的困難及需解決的問題。 (7)關于新技術、專利技術的應用:工程應該用最穩妥、最成熟的技術,光化學催化、特殊菌種、特效試劑、超聲波、微波、超臨界態、等離子態、高溫高壓濕法氧化等技術,在工程上慎用。
由于是新事物,建議必需有相同規模、相似水質的工程實例或進行中試,中試的規模是工程量的3%~5%。 7運行成本是實施回用的關鍵 經濟核算包括二部分:一次性基建投資和運行成本,需要指出的是,運行成本包括日常運行費用,即藥劑費、電費、人員費等,但運行成本除此之外還應包括土建和設備的折舊、維修費。
運行成本是節水或回用是否實施的關鍵。
從目前我們實施的幾個項目分析,只要清濁分流,以淡廢水占75%,回用率70%(即總回用率約50%)計,淡廢水部分運行費用在1.50元/t水以下,但基建投資由于分成二部分,總投資約增加30%,占地面積增加30%。
對缺水地區,如水費2.50元/t水,加上排水費1.50元/噸水,則幾年之內可以盈利,完全能夠接受,并值得推廣,但應根據各廠實際,注意技術參數的選擇是關鍵,最好先進行中試!以下是實例: 浙江某針織印染公司,根據多年監測,其混合廢水的COD小于500mg/l;車間內已設二道管道,可以分別排放濃、淡廢水,淡廢水COD略小于200 mg/l;濃廢水(包括回用水處理中較濃水)COD約1000~1100mg/l;淡廢水采用東華大學技術,其工藝路線: 兼氧-好氧-生物濾池-復合反應-陶瓷膜-(二氧化氯)-出水 其中陶瓷膜濃縮水與濃水合并處理達標排放,二氧化氯是作為保險裝置,平時不用,作用有二:1、當色度略超時作為退色;2、如回用水池長綠藻,作為滅藻用。 已運行三個多月,情況非常好,水質優于設定標準,感官指標優于當地自來水,全部用于染色,其色牢度、色差等指標完全符合要求,淡水回用率約70%,總回用率可達50%,但目前不用于后整理部分,一則不需要,二則主要考慮鹽類可能累積,是否會影響產品質量尚需研究。 回用水處理部分經濟分析:電費0.85度電/t水,以每度電費0.7元計為0.595元/t水;藥劑費0.4元/t水;設備折舊費約0.2元/t水;化驗分析、人工費0.15元/t水;全部費用為1.345元/t水;但應考慮,由于清濁分流,初期投資和占地面積各約增加30%。
但與目前我國水污染和水費不斷上漲相比,這肯定是發展方向。 山東某棉紡印染廠,采用清濁分流,工藝流程與上述廠相似,但由于主要生產高檔襯衫,前處理水量較大,并且表面活性劑和熒光增白劑含量較高,在中試過程中,一是泡沫較多;二是,殘余熒光增白劑對淺色產品有影響,因此經過研究,調整設計的技術參數,用相似的工藝達到回用目標,經濟指標也基本相近。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