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編者按】中國是紡織印染生產大國,近幾年,印染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局面,在全球的產能份額持續上升,加工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已成為世界印染業中規模最大的國家。作為中國經濟支柱行業之一,紡織印染行業同時也是水資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報》報道,2005年紡織行業廢水排放總量為18.1億噸,在各工業行業中居第5位,其中80%來源于印染廢水。
這是一個嚴峻而殘酷的現實。一方面印染業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卻以廢氣、廢水等污染物,損害著人類的生存和居住環境。很顯然,這樣的矛盾局面并不僅僅存在于印染行業。在鋼鐵、電力、化工等經濟龍頭行業中,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十一五”規劃確立了節能減排工作的“硬指標”——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兩個指標的背后,表明了中國政府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改變經濟粗放型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決心。
作為印染行業的一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采用環保(清潔)的生產方式,還我們的子孫后代一片碧水藍天,這也正該是印染行業的未來發展之道。
現狀篇
印染行業是紡織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的關鍵行業。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印染業在紡織品出口大幅增長的拉動下,持續高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為集中地的東部沿海印染行業產業集群帶,同時,印染產品結構也隨著市場需求有了較大調整。經過多年的努力,大部分印染企業都建設了廢水處理設施,并能夠基本達標排放,但是,印染行業是排污的“大戶”,對中國水環境產生的壓力仍然不容小覷。
在全國各工業行業中,廢水排放量居前5位的行業為造紙業、化工制造業、電力業、黑色金屬冶煉業和紡織印染業,其中紡織印染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統計排放量的7.5%,其中印染廢水約為11.3億噸,每天排放量在300-400萬噸。印染污染物大多是難降解的染料、助劑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屬、甲醛、鹵化物等。
加入WTO后,紡織印染近幾年均以兩位數增長,但污染物處理設施難以同步,污染物排放總量有增加趨勢。目前全國印染廢水處理設施總投資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隨著中國紡織印染業的發展和成熟,紡織印染業的“板塊經濟”越來越明顯,如江蘇盛澤的絲綢市場、浙江紹興的面料市場、浙江桐鄉的羊毛衫市場、廣東新塘的牛仔服市場等,形成了產、供、銷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各地也相繼建立紡織印染工業園區。有關資料顯示,一些大城市已逐步退出印染業,如北京市區內基本沒有印染企業,上海市2003年印染布產量僅3億米,不及一個大型印染企業的年產量。印染企業在向小城鎮轉移,有不少是在工業園區內。印染企業的高度集中,隨之帶來了廢水排放的相對集中,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數據,浙江、江蘇、廣東、山東、福建五省印染產量和廢水排放量均占全國的86.5%。
治理初現成效
加入世貿組織后,國際市場對中國紡織印染產品的要求從價格到質量逐漸提高,對企業的環保水平也提出嚴格的要求。為了滿足國際市場的要求,各地區、各企業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優化產品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環保水平,環保治理初現成效。
廣東省東莞市環保部門嘗試采用社會招募環保監督員,并把違法企業的八成罰金用作對舉報者的獎勵的方式,加大環保的社會監管力度。與此同時,該市1252家重點污染企業、全市32個鎮街的相關負責人與環保部門簽訂責任狀,承諾守法排污,保證自己的鎮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標。這些積極的嘗試有效地從各個渠道扼制了污染的產生。
在紡織印染業“板塊經濟”明顯地區,印染廢水處理由分散式管理逐漸發展為集中處理,如廣東新塘將大量小型牛仔布水洗、漿染廠集中于新塘工業區統一管理,廢水集中處理,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30萬噸;浙江紹興已建成日處理30萬噸污水處理廠;江蘇省按村、鎮進行集中處理,日處理能力從1萬噸到6萬噸不等。
近幾年,印染發達地區建設印染廢水集中處理廠,進一步提高了印染廢水的處理水平。部分地區提高排放標準,部分企業逐漸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印染廢水污染逐漸得到更嚴格控制。為使印染廢水排放總量能夠滿足當地水環境容量的要求,一些省份相繼出臺了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如廣東省、江蘇省分別規定本省印染廢水中COD濃度不得高于100mg/L;中山市規定水洗布廢水COD排放濃度低于50mg/L。
形勢依然嚴峻
棉紡織工業廢水主要來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盡管各地在印染廢水治理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總體來講,紡織印染行業特別是染整行業集中地區水污染仍然十分嚴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還很突出。
大部分印染企業采用的單級好氧處理工藝,盡管除去了部分污染物,但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如氰化物等)排入河流、湖泊,給水體造成污染。
現有污水處理工藝難以滿足環保要求。近幾年污染物排放總量呈增加趨勢。一些印染集中的發達地區雖然花大力氣集中處理,但由于印染過于集中,加上達標率不穩定,實際排污總量與環境容量尚有一定差距。新工藝、新原料、新染料的不斷開發和應用,使得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污染物變得越來越復雜,處理難度也不斷增加。
排放標準不能滿足國際市場需要。由于各地達標排放標準不同,水環境功能要求也不一樣,經處理后排放的印染廢水對當地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達到《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T4287-92)中一級標準(COD排放濃度低于100mg/L)或好于一級標準,并能做到總量控制,對當地環境影響則要小些;如大于一級標準排放,則很難滿足當地水環境容量要求。而目前中國印染廢水執行的是1992年制定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排放標準”(GB/4287-1992),一些地區為降低生產成本,允許企業按照按三級排放標準(COD排放濃度300mg/L)排放廢水,一方面對環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為國外反“傾銷”提供了證據。同時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執行較為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GB/8978-1996)或地方標準,如廣東省、江蘇省已將染整排放標準提高到100mg/L,由此造成地區成本差異和不公平競爭,既不利于中國印染行業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環境保護。
少數企業環境意識淡薄,難以保證廢水達標排放。一些印染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環保意識淡薄,一味追求低成本,對廢水處理設施投入不足,或根本沒有廢水處理設施;有些盡管建有廢水處理設備,也主要是為了應付檢查,時停時開,直排或偷排廢水的現象屢有發生。
措施篇
從松花江水到淮河的污染,再到太湖藍藻事件,近年來振聾發聵的一系列事件,無不從另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經濟在20多年高速增長過程中付出的沉重代價。這些代價如此之昂貴,以至于無法用慣常的“經濟繁榮”籍口來加以掩飾。公眾對一系列事件的焦點關注、地方政府的坦然正視和卓有成效的治理結果,可以說明,中國對于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的愿望從未像現在這樣強烈,而治理措施的探討也達到一個從未有的高度。
從國家的層面來講,經濟指標不再是衡量應屆政府最重要的指標,清潔的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才是真正的政績,因此,各級政府對于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和措施的越來越得力有目共睹。對于企業來講,盡管某些法規和方法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但通過實踐認識到這些法規和方法則是必要的。它提供了一種機會,即企業按照對人體、環境和生態最合適的目標與技術條件來研究產品的配方和生產技術,最終的結果必將會節約生產成本。
印染行業一貫是治理的重點對象之一。眾所周知,節能、環保、高效是21世紀印染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在水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印染業面臨嚴峻考驗。當前世界印染潮流是以生態觀念開發新技術和新設備,并結合工藝、染化料、助劑等多渠道著手。經濟、生態、環保、良好的再現性、高效、可靠、短流程將是印染技術及裝備發展的主要方向。減少污染排放和有效的污染治理手段是雙管齊下的兩個方面。事實上,對污染具體的治理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在不斷的探討進步中,相關研究領域已建樹頗豐,這不在本期專題的研討范圍以內。
本刊觀點認為,治理污染,實現清潔生產,從政府的高度要制定全局性的措施和規范,嚴格執法;從行業的層面要關注創新生產,促進產業升級;從企業的內部要轉變觀念;再配之以具體治理手段的科研成果付諸實踐,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將清潔生產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加以實現。
政府:完善環保法規及標準
目前,針對環保的國家法規就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更是數不勝數。
2004年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共同發布的《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有效克服清潔生產審核缺乏法律依據、服務體系不健全、審核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對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總體來說,我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尚處于探索階段,需要借鑒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順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與時俱進,適時地修訂和推出印染行業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
在行業標準方面,對于印染行業,要對現行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1992)”進行修訂,使新標準符合當前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要求;而且,要參照國際先進標準,修訂《棉印染產品取水定額》,嚴格核定并控制印染生產的用水量,推動印染企業自覺地開展節約用水和廢水資源化,減少終端印染廢水的處理難度。
嚴格監管,加大環保執法力度
相關部門要按照《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加快組織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研究制定技術、經濟和環境可行的清潔生產方案;嚴格執行《紡織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強制性國標》、《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在產品上對采用的染料、助劑和紡織漿料加以標識,定期頒布淘汰的染料、助劑和紡織漿料的清單和退出市場時間表,接受社會公眾和媒體的監督。
對于違規的印染企業,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不能以經濟效益為借口,姑息縱容,甚至縱容逃避懲處。
積極調整產業布局
當前,中國一些傳統紡織印染基地已逐步形成從原、輔料到紡織、染整以及產品和市場的完整產業鏈,初步實現了產業布局的優化,為印染廢水的集中處理創造了基礎條件。
政府有關環保部門要在產業政策和規劃方面,積極引導印染行業進一步調整布局,嚴格行業的準入門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采取印染廢水集中統一處理,合理布局,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引導社會資金,建立專業化印染廢水處理企業,實現污水處理的市場化運營。
行業:促進產業升級,倡導綠色消費
針對紡織工業整體工藝和裝備水平落后,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的現狀,繼續抓好印染行業的產業升級工作。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提高技術裝備和產品質量水平,大力支持印染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綠色環保的紡織印染產品,不斷提高印染產品附加值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倡導綠色消費。
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加大對產品檔次低、生產工藝落后、生產規模小、污染嚴重的印染企業的關停力度,嚴禁落后生產裝備轉移。
關注創新生產
在行業內加快科技進步,倡導環保的創新生產方式,直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例如,采用超聲波印染技術、納米涂料技術、電化學染色精漂技術、天然印花糊料技術等環保印染技術,清潔生產,可以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積極探索新型污染處理手段
就印染高濃度廢水處理、循環用水、特殊污染物處理回收、污泥處理等問題進行技術攻關,積極探索新型污染處理手段。
企業:轉變觀念是重中之重
正如前面所言,中國印染企業對環保的動力除了來自于政府的政策措施的制約外,更應該來自于企業對投入與產出的理性認識。企業按照對人體、環境和生態最合適的目標與技術條件來研究產品的配方和生產技術,所付出的成本只是暫時,其最終必將會節約生產成本。作為一家負責任和具有可持續發展觀的企業,更應將環保納入企業的重要遠景規劃之一。
設立環保基金,專項治理
直至今日,中國的企業都沒有固定的環保投入,以致于很多時候,環保只能成為一句空話。因此,企業應當建立固定的環保資金,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專款專用,專項治理。
同時,要加強企業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積極探索與自身實際情況相適用的清潔生產方式。在實際生產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行業內得到一定范圍內的積極推廣。以下是印花行業的一個案例。
天元的探索
如皋市天元服飾印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涂料印花污水處理系統,具有為涂料印花企業量身定做,處理效果好;結構簡單、投資小;操作簡便,處理成本低;處理后所排凈水可循環使用,節約水資源和生產成本的優勢。現場演示中,在印花污水處理罐中加入適量脫色劑和絮凝劑,充入壓縮空氣15-20分鐘后,靜置60-100分鐘(如能靜置12-24小時,效果將更好)。最后將處理過的水排入凈水池,人們驚喜地看到,清澈見底的凈水池中五彩斑斕的金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這款新型的涂料印花污水處理系統在當地印花企業中推廣后,已經幫助一些污水排放困難戶成功摘掉了“排污大戶”的帽子。
印花行業:采用環保的生產方式
印花作為印染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印染行業的清潔生產,同樣需要印花行業的努力。本刊對部分印花企業的訪談發現,隨著近幾年國家環保措施力度的加大,以及國際紡織服裝市場對環保要求的越來越嚴苛,不少印花企業的環保觀念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不僅在原材料上更青睞于采用環保性水性材料,而且還擁有專門的環保排解設備,有些還會從專業環保公司引進專用于排放廢水廢氣的設備。這種情況在經濟發達地區更為常見。
然而,在訪談中我們也發現,相當印花企業依然存在環保的課題,尤其采用染料印花的企業,污染問題更為突顯。印花廢水污染物主要來自調色、印花滾筒、印花篩網的沖洗水,以及后處理的皂洗、水洗、洗印花襯布的廢水。印花廢水的污染程度很高,此外活性染料應用大量尿素,使印花廢水的氨氮含量升高。
在探討印花行業的清潔生產時,我們除了按前面所提及的政府加強執法監管、行業產業升級、企業裝配廢水處理設備等諸多印染企業通常治理方法進行外,采用環保清潔的印花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減少污染源的產生。
涂料印花
與染料印花相對比,涂料印花被認為是相對清潔的一種印花方式。大量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涂料印花方法的能耗、原材料消耗以及對土地的要求都要比使用得較多的活性染料印花低,而且因為涂料印花后取消了后洗滌工序,減少了產生環境和生態負荷的源泉。
由于涂料印花較低的生產成本和簡單的生產工藝、適用性強、在寬闊的范圍包括色澤、手感和牢度等與活性染料印花的水平幾乎無差異、低的環境和生態負荷等明顯優勢,它的應用面不斷擴大。據統計,在當今全世界的印花織物中涂料印花超過了55%(活性染料印花占24%、還原染料印花的比例不到5%等),其中,美國占80%,印度為60%,中國約為20%。可見,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中國在涂料印花領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涂料印花比例
針對涂料印花的新技術研究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如納米涂料技術。對涂料印花花紋清晰度較差、色牢度及日曬牢度較低、手感偏硬等缺陷,在進行涂料印花時,只要添加0.3%納米級硅基氧化物,即可獲得很好的效果。色漿觸變性良好,涂料色漿透網性和印制花紋清晰度明顯改善,膜的強度、彈性、耐磨性和耐水性增加,從而提高了相關的色牢度。
雖然涂料印花有許多生態保護上的優點,但也存在著廢氣污染和色漿毒物。例如,在涂料印花生產過程中,由于考慮到對涂料印花織物越來越高的牢度要求,目前國外的很多粘合劑仍在使用低甲醛的三聚氰胺類樹脂固著劑,國內多數企業生產的粘合劑的自交聯單體也仍沿用N-羥甲基丙烯酰胺(占單體總量的3%-5%),它們在焙烘和儲藏過程中會釋放出游離甲醛,而且,用于拔染印花的還原劑大都也含有甲醛。
近年來,轉移印花和數碼直噴墨印花的應用市場越來越廣泛。這些不產生污水的印花方式被稱為“環保的印花”。但這兩種印花方式同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轉移印花
轉移印花80%用于滌綸織物,10%用于滌綸混紡織物,10%用于腈綸、錦綸和醋酯纖維等織物,對于天然纖維織物尚未能大批量生產,而且需要耗用大量的紙張,除轉移紙外,還需要襯紙,故所耗紙張的面積是印花織物的2倍,對剩紙的處理也是一個難題,關鍵一點是生產效率很低,一臺轉移印花機的產量為3-4米/分,較高的也僅有8米/分左右,比手工網印還要低,只適用于小批量、多品種,影響了轉移印花的推廣使用。
數碼直噴墨印花
數碼直噴墨印花屬高新技術,在國外用于打樣已較普及,它迎合了個性化、小批量、多品種、高品質的世界印花趨勢。它通過各種數字化手段,將圖像輸入到計算機,通過印花軟件系統編輯修改后形成所需要的圖案,再由專用RIP軟件控制噴繪機,將染料(活性、酸性、分散)直接噴印到各種織物上,在經過處理加工后,獲得印有高精度圖案的紡織品。數碼印花技術擺脫了傳統印花分色、制片、制網的模擬方式,具有操作簡潔,效率高、低投入、高回報的革命性優勢,尤其是不用水和色漿,實現了無污染的綠色生產過程,給紡織印染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發展機遇。
目前數碼直接噴墨印花的發展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在國內使用范圍有限,其未來的發展方面是提高速度、研發墨水和降低成本,加快其普及進程。不少企業應用數碼直接噴墨印花與傳統絲網印花進行優勢互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由于數碼印花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國外已有一些大規模的數碼印花公司,實現了前店后廠的加工與營銷方式,現場設計,現場加工,為消費者制作個性化服裝。在國內也有一些公司利用數碼印花技術制作時裝、表演裝、旅游紀念品、繪畫藝術品等,并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翩然數碼是其中一個成功的案例,它用數碼印花技術與實際市場相結合,通過創新生產,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在未來的規劃中,翩然數碼致力于實現連鎖加盟的營運模式,培育一個真正的新興產業。
隨著印花行業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行業內新型環保印花方式的探索和應用,印花污水處理系統等有效措施的進一步推廣使用,相信清潔生產,讓印花行業真正成為人們美好生活創造者的未來,離我們不再遙遠。
國外環保清潔生產經驗
美國:
美國環保政策具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它基本上是一種經濟發展政策,即強調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而不是以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來實現對環境的保護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二是強調環保措施上的多樣性、創新性和靈活性,力求充分發揮各級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和自愿參與。受美國環保政策的影響,美國當代環保有四個明顯的趨勢:一是日趨重視市場機制的運用,使其成為環境法規和政策的有力補充;二是日趨強調在生產線始端的污染控制和污染減少;三是日趨強調把環保經濟發展和提高就業緊密結合考慮;四是將環保產業概念擴大化,使其包括各類技術和各種產品。
在環境執法方面,美國建立了一種處罰措施,可以處罰剝奪公司由于不進行環保行動而獲得的任何經濟收益。在所有的行政、民事、刑事行動中,美國環保局都向外公開細節,公眾都可以從環保局的因特網站上獲得全部消息,被懲罰的對象從個人到整個城市。
德國:
德國憲法明確、清晰地規定了聯邦、州及地方的環境職責和權限。聯邦是環境政策的主要制訂者,州是環境政策的主要實施者。德國建立了完善的環境管理監督機制,中央對州的監督主要依靠法律和司法監督。州是環境管理的主要監督機構,州對地方的監督采用多種監督方式和手段,包括法律監督、財政監督、司法監督等。此外,為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州有直接監督企業環境違法的權責。
在制定環保政策方面,聯邦政府堅持三大基本原則,即預防原則、肇事者責任原則、合作原則。德國的刑事警察當局建立了專門負責偵查環境犯罪案件的組織。
新加坡:
新加坡具有完備的環境立法。新加坡環境污染管制法令,對各類廢物處理和排放都規定了明確的標準,使各項工程建設、工商活動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新加坡也設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確保各項建設和社會活動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
為宣傳環保理念,增加節能意識,新加坡政府和社會各界一直都想盡辦法積極宣傳。環境教育成為學校課程,鼓勵每所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并設法在大專學府培養環保大使。
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又先后出臺了新加坡2012年綠色計劃、國家再循環計劃、無垃圾行動等政策。綠色計劃的目標是政府、公私機構及民眾三方合作,訂立保持健康生活環境的十年規劃。
日本:
日本從1997年就在“零排放工業園”的基礎上,開始規劃和建設生態工業園區,并把它作為建設循環型社會的重要舉措。目前,日本政府已先后批準建設23個生態工業園區。針對各類廢棄物的拆解、回收和資源化企業全部集中設立在園區內,從事無害化、再利用、資源化、熱回收和集中安全填埋。拆解分類后的不同廢棄物在區內企業間互相交易,實現規模化處理并達到經濟最小成本。日本發展靜脈產業型的生態工業園不僅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而且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 印染在線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