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
近日,陜西秦塬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塬紡織)總經理趙利輝剛從上海學習回來就忙碌起來。“除了開會布置公司生產經營任務,還要督促智能化新廠的建設進展。”趙利輝說。
地處寶雞眉縣常興紡織工業園的秦塬紡織,是一家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大型民營紡織企業,公司生產的滌棉布出口歐美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客戶大多為國外中高端品牌服裝廠。1月至5月,該公司產品出口數量為1264.8萬米,同比增長36.2%;出口額1121.8萬美元,同比增長56.1%。 同期,寶雞市紡織服裝出口4.1億元,同比增長65.7%,占全省紡織服裝出口總額的31.3%。其中,滌棉布出口2.2億元,同比增長34.5%;口罩出口1.9億元,同比增長156.1%。 當前,面對疫情影響全球紡織品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國際海運運力不暢等因素,導致出口形勢異常嚴峻情形,寶雞紡織服裝出口緣何逆勢增長? 加大技改力度 用質量說話 “今年以來,因全球紡織品市場需求較往年下降明顯,再加上國際海運費用價格持續處于高點,國外客戶下新訂單較謹慎,導致整個出口市場出現萎靡狀態。”趙利輝坦言,面對海外市場的嚴峻情況,秦塬紡織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縮短國外客戶的訂單操作周期,做到和國外客戶共同承擔風險,尋求長期合作方式。同時,公司根據國外高端客戶的要求,加快取得相關技術專利證書,獲得質量體系認證等多個國際認可的證書,提升產品附加值。 “我們以再生滌和有機棉作為突破口,不斷研發新產品,加速突破紡織行業技術瓶頸,實現自主創新。”趙利輝說。此外,該公司堅持“兩條腿走路”,制定內外銷同步發展戰略。前5月,秦塬紡織國內銷售坯布數量為2151.5萬米,實現銷售金額1.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1%和8.4%。同時,該公司正在建設的智能化新廠陜西帛宇紡織有限公司目前紗線月產量已達1300余噸,月產值達到2600萬元;織布車間已完成基建工作,預計將在8月底實現全面投產。 “新廠建成后采用新型紡織機械,配合ERP系統及工業機器人,進行數字化生產管理,將使公司產品類型更加豐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為實現產品和市場轉移打下堅實基礎。”趙利輝說。 化危機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針對疫情以來全球市場需求放緩局面,在政府相關部門支持下,寶雞紡織企業紛紛上馬技改項目,秦塬紡織、興洲紡織、華遠紡織、金聯紡織等一大批紡織企業對原有生產線進行了技改或改擴建,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也進一步提升了產品質量,滿足了國際市場需求。 拓寬物流渠道 打開外貿新通道 7月8日上午,X75069次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國際港站開出,一路向西駛向捷克首都布拉格,這是今年陜西開行的第2000列中歐班列。 從西安始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目前已開行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及歐洲的15條干線通道,覆蓋歐亞大陸全境,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疫情之下,中歐班列成為最安全可靠的國際運輸方式。 寶雞泰達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該市唯一的口罩出口企業,擁有口罩自動化生產線120條,可年產各類口罩12億只。疫情以來,該企業口罩出口量大幅增長,產品遠銷德國、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銷售總經理張曉東說,去年以來,依托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輸優勢,使得公司產品能在15天至20天內運抵歐洲各國,為產品搶占市場提供了先機。 “歐美港口持續擁堵,今年我們主要轉向俄羅斯市場,部分產品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直達俄羅斯,部分產品采取海鐵聯運方式。”趙利輝說,搭乘長安號,從西安到莫斯科只需11天左右。 在寶雞海關辦公室副主任劉明輝看來,今年以來寶雞紡織服裝出口得以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企業通過中歐班列、航空貨運、海鐵聯運等方式拓寬物流渠道,打開了貿易新通道。 “我們一方面通過優化監管模式、提高放行效率、加強口岸數據聯通等多種手段提升海運集裝箱空箱周轉率,另一方面,幫助企業采用中歐班列、航空貨運、海鐵聯運等方式拓寬物流渠道,助力寶雞紡織企業打開對外貿易新通道。”劉明輝說。 長安號、西安港、綜保區、自貿試驗區……通過積極搭建對外開放的通道和平臺,陜西在向西開放中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愈發明顯。內陸中轉樞紐、陸海空多式聯運,很多外貿企業借此突破國際疫情傳播帶來的物流困境,實現了平穩發展。 政策發力 提振企業“走出去”信心 同樣位于眉縣常興紡織工業園的陜西華業紡織有限公司今年訂單相比去年增長很多,由于無法參加國外展會,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加大線上平臺推廣渠道,上半年該公司出口額同比增長200%。 “前5月寶雞紡織品出口額雖然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寶雞市商務局外貿科科長常永社說。在他看來,出口增長主要來源于疫情后期國際市場開拓模式的創新。 以往傳統紡織企業大都是通過參加廣交會、面料展、紡織服裝展等國內外展會來聯絡客戶、簽訂訂單,去年以來,面對國際疫情肆虐、許多展會紛紛取消或改為線上舉辦的實際情況,寶雞市商務局從去年6月起就不定期組織企業參加線上展會、網上廣交會,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措施搶抓訂單,有效幫助企業恢復國際貿易。同時,聯合外匯管理局、中信保等金融保險機構,開展送政策進企業宣傳和集體培訓會,幫助企業協調貸款融資、投保避險等,進一步堅定了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 受疫情影響,包括紡織業在內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受沖擊較大。而陜西紡織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品牌競爭力又相對薄弱。為此,省政府辦公廳今年2月印發通知,要求對紡織品、服裝、家具、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在落實好減稅降費、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穩崗就業等普惠性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作為全省商務主管部門,省商務廳除了主動服務企業,開展“一對一”幫扶外,還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推動紡織、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質量。 “公司目前已與西安工程大學等專業性紡織院校達成戰略合作,積極引進紡織行業專業人才,加快新產品研發。”趙利輝表示,下一步,秦塬紡織將建立國內一流水平的集紡紗檢測、智能化織機研究、特種纖維研發實驗為一體的紡織行業產學研基地,促進傳統紡織行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智能化生產轉型發展。 “我們將依托研究院所、大專院校、行業商協會、專業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搭建研發、檢測、營銷、信息、物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平臺,利用我省科教資源優勢,破解產業創新發展技術瓶頸,提高創新能力。”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