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一季度盛澤規上工業生產延續平穩發展良好態勢,實現“開門紅”。紡織產業表現尤為搶眼,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記者日前從盛澤鎮獲悉,一季度該鎮紡織產業生產、銷售、利潤一改去年同期頹勢,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其中紡絲實際產量為71.59萬噸,去年同期為62.14萬噸,同比增長15.21%,劃出一道上揚的曲線。
尤其是龍頭企業的產銷十分旺盛,恒力化纖、盛虹化纖、鷹翔化纖、新民化纖首季產值增幅分別為31.95%、20.12%、161.78%、108.13%,為盛澤紡織業突圍破局、轉型升級樹立了榜樣。究其背后奧秘,科技創新、智能轉型是它們強勁增長的最大動力。
“今年以來,盛澤鎮民營企業呈現出創新活力增強、換代升級加速趨勢。”盛澤鎮經發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紡織企業通過“互聯網+”、工業4.0、跨界融合等方面的努力,紡織業正逐漸走出持續幾年的低谷,發展動能在逐漸修復,新動能也在加快蓄積。
鷹翔集團:全力打造智能工廠
記者走進鷹翔集團的長絲生產車間,數百臺原裝進口的智能設備正在全速運轉,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如今智能化生產在鷹翔的生產車間隨處可見。董事長徐關祥告訴記者,在政府的激勵引導下,公司逐步改造升級為智慧工廠。企業實施機器換人后,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成本下降,利潤也成倍提高。
徐關祥表示,今年將投資約1.6億元進行年產4.5萬噸的差別化纖維技術改造項目,淘汰上世紀90年代從日本和德國引進的生產線,從日本引進先進水平的紡絲生產線。
徐關祥認為,紡織產業提升,毫無疑問是當前紡織企業共同的追求,最好的提升方式就是發展智能工業,也是倒逼企業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完成新舊動能轉換,讓紡織產業提質增效。
大目標——打造“黑燈車間”,追求“三高”!
盛澤的恒力、盛虹、京奕、佳力等龍頭企業,也都全程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生產,織機在線品質檢測、織機實時運轉數據采集、織機故障自動報警系統、在線中控臺管理中心等共同構成數字化車間。數字化車間是根據紡織車間生產業務流程定制化打造,將人、物料、機臺有機聯結起來,不僅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也彌補了用工短缺。恒力公司副總經理李峰透露,在創新過程中,企業完成了自身的轉型升級,也實現了從舊動能向新動能的轉換,引入新要素補上關鍵短板,紡織傳統產業同樣可以生發出新動能。
此外,這些龍頭企業在管理上,都建立ERP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物資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通過綜合批次管理、庫存盤點、質檢管理和及時庫存管理等功能,跟蹤倉儲業務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過程,實現倉儲數字化管理。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葉新表示,流程管理、能耗管理、成本控制等是盛澤紡企的短板,由原來的粗放式管理提升到智能化管理,推進定制化、柔性化、服務化的生產模式,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已經成為一種“盛澤現象”,不斷提升盛澤紡織業整體發展水平。
今年盛澤實現“機器人+”“標準化+”“互聯網+”的企業越來越多,立新、盛恒、新吳、雙盈、永康達、永順達等多家企業的生產車間逐步向“黑燈車間”轉變,一批綠色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如雨后春筍般地冒了出來,推動盛澤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智能化的轉型,很大程度上體現為逐漸告別低端產能,轉而追求高附加值、高含金量、高檔次的中高端產能。”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范建龍表示,要讓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就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通過龍頭骨干企業示范帶動,最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大力實施“機器換人”戰略,加強紡織數字化、智能化裝備開發,推進智能化車間建設,進一步引導更多有實力企業向智能制造轉變,采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通信技術,形成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努力打造工業4.0“盛澤版”,加快推進紡織業模式創新、綠色發展,向中高端攀升,以智能化、信息化促進紡織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形成“高大上”與“小而美”并存的局面,推動盛澤紡織業實現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
來源:化纖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