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近年來中國會展經濟發展異常迅猛。會展經濟具有強大的關聯度,能直接拉動社會綜合經濟指數,其成為一個單獨的行業門類的態勢已經越來越明顯。2001年行業總產值已達40億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4%。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擁有各類展覽公司約5000家,直接從業人員達10萬人以上。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會展業的發展速度還會加快。但是目前中國的會展經濟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會展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摸索出一個適應中國國情的展覽發展模式就成為了關乎中國會展業發展前景的重大問題。
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展覽業最發達的兩個地區是西歐與北美,但是他們的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歐洲各國以德國的展覽業最為發達,有世界展覽之國之稱。西歐最大的20個專業貿易展覽會之中,由德國的漢諾威公司、慕尼黑公司、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公司與科隆公司主辦的就有16個。這些大型展覽公司都是由德國各地方政府投資控股的,在當地具有壟斷性質。而在美國,主要的展覽大都由行業協會與大型商業展覽公司舉辦,如著名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簡稱CES)即由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主辦;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展COMDEX是由IDG(一家有很強專業性的媒體出版公司)與K3M公司聯合主辦的。
中國的會展經濟發展模式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布局。目前國內展覽組織機構的主體還是國有企業,主要屬于貿促會系統與行業系統。前者主要組織中國企業出展,后者的項目大都是由政府功能遺留下來的行業訂貨會發展起來的,兩大系統之間的溝通不足。隨著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外國展覽機構已經開始進軍中國國內展覽市場。漢諾威公司、慕尼黑公司、勵展等幾家大型展覽公司已經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并把一部分品牌展覽移植到國內。但是這些外資展覽公司在華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目前還不足以改變中國展覽業的發展格局。內資民營展覽組織機構也早已出現,特別是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展覽業發達的城市。但是由于政策、資本、人力等諸多限制,民營展覽機構近期內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十分有限的。另外在展覽市場中,由各地方政府出面主辦的地區性貿易洽談活動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中國的展覽市場的格局急需重組。首先,目前的展覽主辦機構,主要是貿促會系統與行業系統之間應加強協作與溝通,同時也要加強與各行業協會之間的合作,把經貿活動更好地與行業發展聯系起來,加強會展業活躍經濟發展的作用;其次,在這個基礎上,應該著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展覽業協會。目前國內還保留著展覽審批制度,各項展覽由貿促會、外經貿部、經貿委分口管理。其中貿促會即是主要從業者,又是管理單位,這種情況不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一些有辦展資格的機構長期不進行任何展覽的組織活動,而其它很有資質的民營展覽機構又沒有資格單獨組織會展。這種不合理的情況如果長期維持下去,只能給中國會展業造成更多的混亂。新的展覽業協會將是全體展覽從業者的行業互助性組織,這個組織將負責制定行業規范,確認從業者的資質,協調展期,避免惡性競爭。
中國獨特的經濟發展階段與經濟形勢需要我們開發適合國情的展覽發展模式。我們需要吸收國際上展覽發達的國家與地區的先進經驗,但是真正適應中國情況的展覽發展模式只能是在深刻研究中國國情之后才能形成。目前最緊迫的工作就是擺脫計劃經濟的不利影響,真正用市場經濟的價值取向來衡量企業的資質。
最新文章
一月內點擊排行